当前位置:
逄锦聚:坚持“四个共同”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4-03-13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指引下,理论界对共同富裕的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大批成果,在共同富裕的重大理论上取得了重要进展。以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代表,全国一些地区、单位,率先在破解共同富裕普遍性难题和创新共同富裕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实践中取得了重要进展,全国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但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还面临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挑战: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城乡居民内部收入差距还需要进一步缩小,中等收入群体需要进一步扩大;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需要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社会财富总量需要进一步增加;财富分配的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等。这说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要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付出更为巨大的努力;在理论上也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形成更多更广泛的共识;在体制机制上要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鉴于此,本文拟就涉及共同富裕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概括为四个共同)进行阐释,以进一步凝聚共识,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一、共同方向

共同富裕是目标,又是结果。无论从目标的角度还是从结果的角度理解,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方向对了,道路才可能不偏,目标才可能实现;方向偏了,不但不能达到目标,还可能与目标背道而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是共同富裕必须一以贯之坚持的方向。

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首先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把握世界变局,回应时代和实践呼唤,集全党全国人民之智慧,总结我国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经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经济思想,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创立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内涵极其丰富,其中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是最重要的思想。而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不仅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的根本保证,也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习近平经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做出了一系列原创性贡献,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只有坚持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指导地位,才能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还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新形成了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在内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创新发展的最重要成果之一。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理论创新,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有利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进一步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促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制度保证。      

        

二、共同道路          

方向确定之后,道路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道路正确,可以一步步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道路错了,不仅达不成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甚至可能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使已经迈开的共同富裕步伐、取得的成果得而复失。

在中华民族长期探索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辟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这就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向着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前进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拓于中国人民共同奋斗,扎根于中华大地,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中还会遇到来自国际国内的各种严峻挑战,学术领域也会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和目标提出各种不同的理论和观点。但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个根本性问题上都要毫不动摇,绝不为各种干扰而改弦更张。基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取得的经验,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既不走僵化封闭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奋勇前进。    

          

三、共同奋斗

一个14多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人类历史上未有的事业。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之间的矛盾,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仍然处于制约共同富裕矛盾的主要方面。而解决这个主要矛盾,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就要靠共同奋斗。

中华民族是具有奋斗精神的民族,但近代却遭受帝国主义国家欺辱,民不聊生。就其内因而言,是没有先进的社会制度和先进的社会核心力量把亿万人民凝聚到一起共同奋斗。直到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才能够凝聚到一起,通过共同奋斗,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而且通过继续团结奋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实践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是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在过去的实践中要团结奋斗;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更要接续共同奋斗。    

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共同奋斗,首先要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一场关系经济社会全局的深刻变革,必须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战略谋划,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而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一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二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三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四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五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六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七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    

          

四、共同富裕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共同奋斗,落实到全体人民身上就是共同富裕。

关于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其强调达到了新的高度。习近平提出: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地、逐步地解决好这个问题。要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做好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扶幼等各方面工作,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我们决不能允许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决不能在富的人和穷的人之间出现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这些认识从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人的全面发展等角度,确认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的认识达到更高的理论高度。以下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强调。    

一是,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少数人的富裕在原始社会之后的任何社会都会出现,但共同富裕只能在社会主义社会才可能实现。当然,即使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如果不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奋斗,共同富裕也不会自动实现,甚至会走向反面。这一点,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早有警示,他指出: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是搞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不是搞别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提倡人民中有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是同样的道理。

二是,共同富裕是有差别的富裕和先后的富裕,不是绝对平均的富裕,也不是同步富裕。共同富裕基础是富裕,本质要求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由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自然禀赋的差别,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基本经济制度,个人收入分配中存在差别、保持一定的差距是必然的,问题不在于要不要存在差别,而在于要在坚持机会公平、规则合理的前提下把差距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不出现收入的两极分化。同样原因,一部分个人和地区先富起来也是必然的,问题不在于要不要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而在于如何使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帮助、带动后富的地区和个人实现共同富裕。对此,国家有运用税收等政策手段调控国民收入分配的权力和责任,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也要有这样的自觉和责任。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完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这是在今后长时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大任务。  

三是,共同富裕是逐步实现的富裕,而不可能一蹴而就。共同富裕是目标,其实现程度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分配体制机制的完善程度,还取决于人们的精神文明程度。而所有这些,只能尊重规律循序渐进,所以共同富裕只能是逐步实现的过程。但方向明确了,道路确定了,就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把共同富裕不断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注:本文的参考文献请查看期刊原文。)

 

来源公众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协同中心

文章来源:《当代经济研究》2024年第2